民歌形式

作者:王秋霜

民歌按形式分为高原山歌、劳动号子、稻区‌“田歌”、城镇‌“小调”、云岭‌“双声”。民歌是指每个民族的劳动人民传统歌曲,是每个民族在古代或者近代时期创作的带有自己民族风格的歌曲。

民歌形式

一、高原山歌

1、山歌产生在幅员辽阔的大自然环境之中,是人们在山间野外放牧、砍柴、挑担、锄草、行路等个体劳动生活中随意咏唱的一种短小民歌。

2、中国的山歌流传很广,主要集中在西南、西北及北部高原、山区的广大地带。每一民族、地区都有自己相对稳定的山歌歌调、歌风和衬字衬腔的习惯用法。

3、山歌的内容广泛,结构短小,节奏自由,旋律悠长,情感质朴,唱腔充满自由、奔放、舒展、悠长的特色。

4、山歌主要分为一般山歌、田秧山歌和放牧山歌三类。一般山歌在汉族地区分布甚广,如陕北地区的“信天游”、青海地区的“花儿”等。田秧山歌主要用于插秧、车水等劳动中。放牧山歌是放牧者为吆喝牲畜或互相问答逗趣所唱的山歌,多为少年儿童所唱。

民歌形式

二、劳动号子

1、劳动号子俗称号子或哨子,是人们在体力劳动过程中编唱并直接服务生产劳动的民歌,可以真实地反映劳动状况以及劳动者的精神面貌。

2、劳动号子普遍流传于全国各省区,其主要功能为统一大伙的劳动节奏、协调劳动动作、调节劳动情绪。

3、劳动号子的歌唱形式基本以“一领众和”为主,领唱者的唱词多为即兴的鼓动性唱词,众合者的唱词多为力量型的衬词。音调粗犷有力,节奏强而有力,有领有合,顿挫分明。

4、根据不同的工种和传唱环境,号子大体可以分为搬运号子、工程号子、农事号子和船渔号子。因各地区生产特点不同,号子可分为开山号子、爬坡号子、插秧号子、榔头号子、入囤号子、夯号、打桩歌、辘轳歌等多种形式。

民歌形式

三、稻区‌“田歌”

1、田歌又称秧田歌、田山歌、插田歌等,是一种介乎劳动号子与山歌之间的一种民歌题材。

2、田歌主要指长江流域、珠江流域广大稻农插秧、薅草、车水、挖地时传唱的一种传统民歌。在这些地区,劳动人民一般要种两季或三季,劳动强度非常大,为此,人们很自然地产生了以唱歌调节情绪、解除疲劳的自发要求。

3、田歌基本保留了劳动号子的特点,一般采用‌“领”、‌“合”形式、‌“领”与轮流接唱形式和分组对歌形式。但田歌在节奏、节拍方面相对自由,速度舒缓,随兴而歌。其题材与山歌比较接近。

4、田歌种类很多,其中比较著名的有江苏中南部的‌“格冬代”、“锣鼓车”;上海青浦的‌“田山歌”、‌“田歌”;安徽的‌“喊秧歌”、‌“薅秧歌”;江西的‌“锄山鼓”、‌“打鼓歌”;湖北的‌“长阳薅草锣鼓”、‌“畈腔”、‌“薅草歌”、‌“远安花锣鼓”;湖南的‌“踩田歌”、‌“打锣锣咚”等等。

民歌形式

四、城镇‌“小调”

1、小调是广泛流传在各城镇、集市的一种民歌体裁,是人们在劳动之余的日常生活中以及婚丧节庆用以抒发情怀、娱乐消遣的民歌。

2、小调的分布相当广泛,几乎遍及中国大多数地区。其中,又以黄河下游的山东、河北,长江下游的江苏等地在数量和品类上更具有代表性。

3、小调结构较均匀,节奏规整,曲调细腻、婉柔,表现感情细腻曲折,表现手法多样,较善于表现矛盾复杂的心情,含蓄内在的隐衷曲折多层的事物发展过程。

3、近代小调的曲目,大致可分以为三类:一类是由明清俗曲演变而来的小调;一类是地方性小调;第三类是歌舞性小调。

民歌形式

五、云岭‌“双声”

1、长期以来,人们都以为中国的民歌一律是单声形态的。直到20世纪40年代后期,在中国西南部一些少数民族地区陆续出现了一组歌手同时唱两个声部的现象,这就是“双声”民歌。

民歌形式

2、已知道中国多声部民歌的分布,主要集中于西南和南方各少数民族聚居区,即云南、贵州、广西、广东、湖南、福建、台湾等省区的壮、侗、苗、瑶、布依、毛南、僳僳、纳西、景颇、彝、高山各族以及北方的蒙古族中。

3、双声民歌所采用的声部,大多是密集的同度、大二度、大小三度、四度、五度等音程。这些和声的出现和运用,并不是偶然的,而是经过长期歌唱实践的自觉选择。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本站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