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宋徽宗赵佶花鸟画作品欣赏
宋徽宗在位期间,提倡柔媚的画风,擅长画竹、翎毛,偶作山水、人物,所画花卉能够画出不同季节下的特定情态,其艺术成就以花鸟画为最高,他画鸟雀,常用生漆点睛,小豆般的凸出在纸绢之上,十分生动,工笔山水《芙蓉锦鸡图》先后被明清两代的多位帝王收藏。他绘画常取鹤作题材,如《瑞鹤图》、《药庄纵鹤图》等。

《芙蓉锦鸡图》。全图所用双钩法线条细劲,不仅花卉枝叶和锦鸡造型准确,芙蓉为锦鸡所压的低垂摇曳之态也能如实体现,加之色彩晕染得层次清晰,浓淡相宜,富丽堂皇中蕴涵端庄典雅的气质,堪称“形神兼备,曲尽其妙”。就构图而言,画幅左侧集中着芙蓉、锦鸡,与右上轻盈飞舞的蝴蝶遥相呼应,使得错综的布局显得密中见疏,揖让有度。以清瘦劲健的笔体写就的诗文和精致艳丽的图画更是互为辉映,相得益彰。


宋徽宗最擅长写生书法,图绘折枝杏花两枝,枝头栖五色鹦鹉一只,用笔细劲工致,设色浓丽,精心描绘鹦鹉的侧身英姿,栖止于盛开的杏花枝头,显得心满意足,无忧无虑。画上钤有元文宗“天历之宝”印,清戴明说、宋荦藏印及清乾隆、嘉庆内府鉴藏印,《石渠宝笈初编》著录。赵佶这幅《五色鹦鹉图》在宋徽宗的作品中是数一数二的代表作。

《红蓼白鹅图》描绘一只白鹅在红蓼花下陂畔,安闲的梳理自己的羽毛,白鹅这一 神气的表现有显著的人格化的意义,具有高尚情操的寓意,也是作者的生活理想的表现。
红蓼一枝离坡高起,画折叶反正,翻折得势,用粉染瓴,笔意精工之至。白鹅静卧岸边,引颈回眸,造型上健壮肥硕,全画面无论白鹅、蓼花的枝干、叶均用细线双钩、坡岸、水纹钩皴与之笔韵一致,且用淡墨汁绿等层层渲染,精工而丰富,整幅画面意境清旷,幽远辽阔,一派深秋的肃杀气氛,借单纯的物象传出,充分说明这是一张言简意赅的传神妙品。
《红蓼白鹅图》构图洗炼,形象明快优美,色彩鲜丽,笔致自然,格调也很高简。收传印记有"宣和殿宝"、"乾隆鉴藏"等十余印。图有"宣和殿宝"、"真赏"、清初收藏家耿嘉祚"琴书堂"、耿昭忠"都尉耿信公图书之章"等收藏鉴赏印。

本幅款押“天下一人”。钤“御书”朱文葫芦形印一方。裱边题签:“宋宣和枇杷山鸟”。鉴藏印钤“宣统御览之宝”,中缝钤“八征耄念之宝”、“ 太上皇帝之宝”朱文印各一方。

图中枇杷果实累累,枝叶繁盛。一山雀栖于枝上,翘首回望翩翩凤蝶,神情生动。此图体现崔白清澹之体。宋徽宗赵佶的花鸟画以设色为多,然而此图纯以水墨勾染而成,格调高雅,略似没骨画效果,别具一种苍劲细腻之韵致,体现了赵佶多方面的绘画才能。
宋徽宗赵佶的花鸟画作品,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成为了中国绘画史上的璀璨瑰宝。每一幅画作都仿佛是一个充满生命力的世界,让人沉醉其中,流连忘返。赵佶以其卓越的艺术造诣和非凡的才华,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他的作品,将永远熠熠生辉,为后人提供着无尽的审美享受和精神滋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