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画的构图法则,画面一定要主次分明

作者:王秋霜

1、主宾:画面主题内容以及画面构成要求有主有宾,宾体因主体而存在,主体因宾体而丰满厚实、得到深化。

2、取舍:确定主题及选材范围后,需要根据绘画风格明确具体形象。

3、疏密:即画面上“凝聚”与“疏旷”的对立结合,画中各种物象及线条的安排应该有疏有密。

4、虚实:构图应做到虚实有致,虚实之间相生相补。

中国画的构图法则,画面一定要主次分明

一、中国画的构图法则

1、主宾:画面所要表达的主题内容需有主有宾,画面的构成也要有主有宾。因此,在构图时不能把所要描绘的形象平等对待,更不能喧宾夺主,需要营造—个构图中心,从而达到最充分地表现主体的效果。主体与宾体是相互联系而又从属分明的关系:宾体因主体而存在,为衬托和突出主体服务,失去了主体也就失去了宾体的存在意义;主体因宾体而丰满厚实、得到深化。没有宾体,主体就像—棵大树没有枝叶,画面会显得单调乏味。

2、取舍:在确定了主题、规定了选材范围之后,画什么、不画什么,究竟采用哪些具体的形象组织画面,以达到既简洁明快又能充分表现主题的目的,是构图中要完成的重要任务。取舍是相对的,取多少、舍多少,取什么、舍什么,要根据绘画风格和画家的个性追求具体分析,没有硬性的规定。

3、疏密:疏密是构图中的一个重要手段,指画面上“凝聚”与“疏旷”的对立结合。密就是凝聚,是画面物象和线条的集中处;疏则反之。一幅画的构图,所画各种物象及线条的安排应该有疏有密。有疏有密才能打破平、齐、均等造成画面刻板、呆滞的不利因素,从而产生有节奏、有弹性的艺术效果。

4、虚实:在构图中做到虚实有致是使画面灵动的必不可少的艺术手段之一。虚实之间可以相生相补。太虚则画面会感觉太空,稀软无力,轻飘而无所归依,必须以实补之定神;太实则又会造成画面凝重阻塞,难有喘息之地,就要以虚来调节缓冲。处理得当,可以表现出实中有虚、虚中有实的艺术情趣。

中国画的构图法则,画面一定要主次分明

二、中国画构图的基本形式

1、层迭式构图:层叠就是层层堆叠,加强画面的深度,常用于表现物体的体积,表现画面的纵深感。

2、三角形构图:三角形是最稳定的构图方法,与静物素描、色彩静物一样,可以把主题中心聚齐。

3、对角线构图:常用于山水画中的实角对实角,空角对空角,达到画面均衡。

4、“之”字形构图:是花鸟画常用的构图方法,用“之”字型,将画面的聚集疏散关系展现。

中国画的构图法则,画面一定要主次分明

三、中国画中的意境怎么表现

1、意境不是一个物体,他是一种超凡脱俗的心境,想要在画中画出有意境的画,需要画出人及事物所要表达出来的情感,中国画的意境就是在描绘对象时,表达某种思想情感和艺术内涵的艺术境界。

2、中国画创作的意境表现为以下几点:中国画创作意境具备真实性的特点;中国画创作意境美表现为“画中有诗”;中国画的意境美表如今“气韵”之上,最深层次的画法就是根据心里的想法下笔。

中国画的构图法则,画面一定要主次分明

3、中国画创作以“意向”为基础,也就是虚实结合,在绘画作品的对象时,既表现出画面的真实感,而又代入自身的感受;中国画的创作讲究“似与不似之间”,主张“以形写神”的原则;并且在作画时讲究“情景交融”,“借景抒情”是最为常见的手法。

4、意境不是刻意画出来的,是内心情感的表达,想要画出有意境的画,不妨把心静下来,然后把自己的感受表现在画作上。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本站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