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琴又称为瑶琴、玉琴、七弦琴。它是中国传统拨弦乐器,属于八音中的丝,有三千年以上历史,音域宽广,音色深沉,余音悠远,在2006年被列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琴曲存世3360多首,琴谱130多部,琴歌300首。
一、古琴又称为什么
1、古琴,又称瑶琴、玉琴、七弦琴,属于八音中的丝,是中国传统拨弦乐器,有三千年以上历史。
2、古籍记载琴的创制与中华文明之初的帝王有关,《琴当序》中记载:“伏羲之琴,一弦,长七尺二寸”;《琴操》载:“伏羲作琴”;《礼记》记载“舜作五弦之琴,以歌南风”;汉代桓谭《新论》中记载“神农之琴,以纯丝做弦,刻桐木为琴。至五帝时,始改为八尺六寸,虞舜改为五弦,文王武王改为七弦”。
3、古琴的造型优美,,常见的为伏羲式、连珠式、仲尼式、灵机式、落霞式、列子式、蕉叶式、神农式、伶官式、凤势式、响泉式、亚额式、师旷式、钟离式(鹤鸣秋月琴)、剑式等,主要是依琴体的腰、项形制的不同而有所区分,如最著名的九霄环佩就是伏羲式。
二、古琴的构造
1、古琴面圆底扁,象征天地,琴身与凤身相应(也可说与人身相应)有头、颈、肩、腰、尾、足,一般长约三尺六寸五,象征一年三百六十五天。
2、琴面一般多用桐木、杉木等松质木料制成,与底板胶合而成琴,向内外侧呈瓦弧形,古琴的周身髹以生漆与鹿角霜粉屑(或瓦灰)调和的底胎,琴面木材须选料精良,纹理梳直匀称,琴面在龙池、凤沼处留有微微隆起的纳音,内腹斫成膛腔,一般常见设有天柱、地柱连接面板底板,传导振动。
3、琴弦用丝质制成,今多用钢弦,古琴最初只有五根弦,内合五行,金、木、水、火、土,外合五音,宫、商、角、徵、羽,象征君、臣、民、事、物五种社会等级,后来周朝周文王、周武王增加文、武二弦,象征君臣之合恩。
4、琴徽是一弦外侧的面板上嵌有的十三个圆点标志,多用螺钿制成,考究者也有用金、银、玉、石等质地的材料精制而成,标志音律的十三个徽、分别象征十二月,而居中最大之徽代表君象征闰月。
5、琴头的上部称为额,额下端镶有用以架弦的硬木,是琴的最高部分,在琴面右侧头部8-10厘米处横嵌的一条用硬制木制成的“承露”,上有七个“弦眼”,用以穿系琴弦,其下有七个用以调弦的“琴轸”,琴头的侧端,又有“凤眼”和“护轸”,琴头部有两个暗槽,一名“音池”,一名“舌穴”。
6、轸子多用红木紫檀等坚韧耐磨的木料制成,系绒扣调节琴弦松紧长度、改变音高之用,底板上储放轸子的浅平凹巢,称为轸池,底板琴头两侧向下垂凸的部位称为护轸,保护轸子免受外力碰击。
7、琴尾是自腰以下的部分,镶有刻有浅槽的硬木“龙龈”,用以架弦,尾部一般也有一个暗槽,称为“韵沼”,龙龈的两侧边饰称为“冠角”。
8、琴底多用梓木、塞木等硬质木料制成,起反射音响的作用,基本上呈平面形。
猜您喜欢
艺友问答
艺友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