唢呐有几个调

作者:王秋霜来源:艺考网

唢呐有F调、E调、D调、C调、降B调、大A调、大G调、大D调等。调性是指放开最下面三孔时所吹出的音,最常用的D调高音唢呐,音域由低音A至高音A,而传统唢呐的常用音域为十七度音。

唢呐有几个调

一、唢呐有几个调

1、唢呐有F调、E调、D调、C调、降B调、大A调、大G调、大D调等调性。传统唢呐常用的音域为十七度音,音域由低音A至高音A。

2、调性是指放开最下面三孔时所吹出的音,唢呐多按筒音的音高(以第三孔的音高作为调名)分为高音、中音和低音三种。凡筒音在#f1以上的为高音唢呐,在#f~f‘1之间的为中音唢呐,在f以下的为低音唢呐。如筒音为a1的唢呐就叫D调高音唢呐,筒音为a的唢呐则叫D调中音唢呐。

二、唢呐分类

1、按长度分为:

(1)小唢呐,杆长22-30厘米,最常用的是杆长23厘米的,音色柔和、空灵,多用来独奏或合奏,尤以与二胡等合奏更为动听,流行在广东、广西、福建、湖南和江西等省。

(2)中唢呐,杆长32-40厘米,最常用的是杆长37厘米的(又名“黑杆子”),音量介于大小唢呐之间,音色柔和,多用于歌舞伴奏,流行于江苏、浙江和安徽一带。

(3)大唢呐,杆长42-57厘米,最常用的是杆长50厘米的(又名“大杆子”),吹起来声音雄壮宏大,常用来吹奏大型乐曲,流行于东北、山海关和冀东一带。

(4)海笛,发音雄壮,高亢冲霄,流行于江苏、浙江和安徽一带。

(5)加键唢呐,有高音、中音、次中音和低音四种,杆上的音孔按十二平均律开列,健全了半音,转调方便,较传统唢呐音色丰富、音量增大,并扩展了音域。

2、按地域分为:

(1)周家班唢呐,以落户在安徽灵璧尹集菠林村的中国管乐大师周正玉等周氏族人为乐手成员的中国民间乐班,自清末创始以来,已传承家族六代,横跨苏鲁皖浙,享誉民间海外。

(2)客家唢呐,早在一千多年以前就“鼓手举于道路,往来人家,更阑不歇”,分悲调和喜调。悲调委婉幽怨;喜调轻快、欢乐,吹奏时激昂雄浑、和谐悦耳。

(3)闽西大唢呐,通常两支一起合吹列奏,称为“公吹”和“嫲吹”。“公”长“嫲”短,“公”粗“嫲”细。“公吹”的音色雄壮,“嫲吹”的发音空灵。

(4)子长唢呐,陕北唢呐的重要组成部分,吹奏基本遵循慢起、中续、快结尾的板式连接规律,每种板式连接都要有过渡音乐,俗称“过鼓”或“叫板”、“换板”。

(5)大竹竹唢呐,以其雄浑、动听的音韵载入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演奏形式多种多样,音韵传神,为民俗瑰宝。

(6)沁阳唢呐,音量大,音质雄壮、粗犷,演奏方便,善于表现热烈奔放的场面及大喜大悲的情调,以沁河为界,分为沁北派和沁南派,两派演奏风格各有不同。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本站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猜您喜欢

艺友热搜